本站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正文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会(十)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19 浏览次数:

12月13日上午,在酬勤楼六楼会议室,中心宋东旭博士以“转录因子MaNsdD在蝗绿僵菌中调控产孢及毒力的机制研究”为题开展学术交流。


当前,人类对粮食产量的需求大幅提高,但是全球由虫害所造成的作物的减产可达到18%-26%,传统的化学农药在防治农业害虫时会造成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利用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进行害虫防治正在受到人们的青睐。昆虫病原真菌是生物农药的一大种类,病原真菌通过体壁侵入昆虫体内后将其杀死,从而调控着昆虫的种群数量。但是,昆虫病原真菌作为真菌杀虫剂在应用中会受到产孢能力、抗逆境能力和毒力等性状的制约。因此,对昆虫病原真菌的产孢、抗逆境能力和毒力等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对于这些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宋东旭在博士期间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产孢调控基因NsdD的蝗绿僵菌中产孢和毒力的调控作用。对MaNsdD研究发现,缺失MaNsdD(ΔMaNsdD)后,蝗绿僵菌表现出菌落变小,萌发提前,抗湿热和抗紫外能力均有提升。ΔMaNsdD在营养丰富的1/4 SDAY培养基上表现出明显的微循环产孢现象,并且在这一产孢过程中没有菌丝产生,孢子萌发后直接进入产孢进程,是严格的微循环产孢表型。分析ΔMaNsdD产孢时期的转录组发现,在产孢过程中,MaNsdD直接负调控了MaAbaA的表达,MaAbaA的产孢表型和MaNsdD的正好相反,缺失MaAbaA后,菌株在贫瘠的SYA培养基上进行正常产孢,丧失了微循环产孢的能力,且产孢量极低,几乎没有孢子脱落,呈现出“abacus”表型。在对ΔMaNsdD的毒力研究发现,ΔMaNsdD对东亚飞蝗的体表点滴毒力明显下降,而体内注射毒力不变,说明MaNsdD在昆虫体表穿透阶段起作用。在本研究中,宋博士还对NsdD基因对金龟子绿僵菌固体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的敲除菌株ΔManNsdD在以小麦为发酵基质的培养基上产孢性状表现良好,与野生型相比ΔManNsdD菌株发酵后的基质比较松散,产孢量更高,发酵过程中基质的温度更低、更稳定。

交流期间,中心各位老师与宋东旭博士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对他未来在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次学术交流达到了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预期,老师们各种研究思路的碰撞为未来科研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