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正文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会(七)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17 浏览次数:

11月15日上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酬勤楼6楼会议室开展学术交流会,主讲人为王倩博士,她以“温敏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为主题开展本次学术汇报。



王倩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是制备用于废水处理的复合水凝胶吸附材料——由于温敏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不仅能够快速、高效的回收污染物,而且其受温度影响会发生体积相转变,从而促进吸附饱和后解吸过程的进行。然而,纯PNIPAM水凝胶较差的力学性能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目前用于构建高力学性能和功能化响应的PNIPAM水凝胶的方法(例如引入增强材料,构建多重交联网络)会减少水凝胶活性基团的数量,并且高的交联密度也会降低水凝胶的溶胀能力,从而降低水凝胶的吸附能力。因此,王博士利用温敏PNIPAM水凝胶作为基体材料,氧化石墨烯和MXene无机二维材料作为增强材料,通过对无机材料进行不同修饰以调控PNIPAM复合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从而开发具有高吸附容量、出色力学性能、高化学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好的温敏PNIPAM复合水凝胶,以实现对含酚废水高效治理的研究目标。此外,王博士介绍了她通过在复合水凝胶孔壁上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以满足复合水凝胶与不同吸附质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包括氢键、π-π和螯合作用),实现水凝胶在酚类、染料和金属离子废水的多功能吸附。

后期,她将基于抗菌水凝胶优势期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局部使用,避免了全身应用的副作用;(2)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持续释放抗微生物药物,延长抗菌作用,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3)具有的多种抗菌成分能以多种机制发挥抗菌作用,细菌难以针对一个目标产生抗性;(4)不同的抗菌成分间表现出协同抗菌效应,使其具有更广谱的抗菌活性和更好的抗菌效果。结合自身水凝胶的研究经历,针对于伤口愈合过程包括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四个阶段,期望利用可逆动态键构建医用抗菌水凝胶。

学术交流期间,中心全体教职员工生结合团队研究领域与王博士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也对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次学术报告促进了中心团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